黑龙江白桦川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白桦川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北部,属长白山系,处在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之间的牡丹江上游谷地,南北距14.5km,东西距12.2km,总面积8571平方公顷。

黑龙江白桦川国家湿地公园内主要河流有哈拉河和蛤蟆塘河两条河流,他们均流入镜泊湖,是镜泊湖的重要水源地。

黑龙江白桦川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有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草塘(水生植物群落)等,湿地类型丰富,分布广,面积大,几乎囊括了我国北方林区的所有沼泽类型,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具有我国温带湿地的典型特征。

湿地公园内分布有野生植物123科350属605种,其中藓类24科47属66种,蕨类16科29属46种,种子植物83科274属49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7种:红松、黄檗、紫椴、乌苏里狐尾藻、水曲柳、浮叶慈菇和野大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区划的理论与原则,结合白桦川湿地资源分布特点及将该公园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即湿地保育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恢复重建区和管理服务区。

湿地保育区分布在公园内的广大区域,占地面积7468.88公顷,主要分布着大面积原生性的沼泽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及候鸟繁殖停歇地。合理利用区位于公园的中部,占地面积611.49公顷,包括湿地景观游览、森林人家、伐木场、熔岩浴场、火山口、暖泉和响泉、森林探险和狩猎场等。宣教展示区位于公园中部,占地面积为223.33公顷,包括标本馆、湿地植物园、湿地鸟类观赏园和湿地知识宣传馆,充分利用现有的湿地资源和地形地貌条件,以湿地动植物活体或标本和图片为载体向公众展示湿地的科学内涵;恢复重建区位于公园南部,占地面积200.87公顷,将公园内退化的湿地、林地或废弃农田进行恢复,使其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提高生态系统功能。管理服务区占地36.85公顷,包括管理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和服务点等,建成后将成为集湿地公园管理、职工教育及对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
来源:林业百科
编辑:林科君
参考:百度百科